初審編輯:劉蕊
責任編輯:李麗娟
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收到了一面特別的錦旗,上面印上了四個大字呼吸康復,后邊還有當今網絡一句特別的流行語-YYDS,咨詢了“百度小哥”才知道,這句網絡流行語原來是“永遠的神”的意思,而這面特別的錦旗背后,卻有著一個“一波三折、歷經磨難、終得圓滿”的故事。
彭先生是一位體重高達220斤的中年男性,因為“突發言語不利,呼吸困難”入院,為明確診斷,轉至省內某醫院進一步治療,后來經過多方會診檢驗,診斷為“吃野生兔子”導致“肉毒素中毒”引起的神經肌肉麻痹。后因“呼吸困難進一步加重”行氣管切開術,并給與呼吸機輔助呼吸,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仍然不能脫離呼吸機。
此時,距離患者發病時間已經過了1個多月,家屬非常著急,求醫心切,經過專家推薦,為進一步治療患者的“脫機困難”,又轉診至另一家醫院,本來滿懷希望,希望在這家大醫院能夠徹底擺脫呼吸機的依賴,恢復正常的生活?墒屡c愿違,患者并未脫離呼吸機的束縛,反而,在脫機過程中,由于脫機方式不當,給患者的心理帶來了極大的障礙,甚至一聽到“脫機”兩個字,患者不自覺地就會心率增快,呼吸困難。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距離發病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而患者的癥狀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家屬越發的著急,已經從失望中顯露出了絕望的神情,家屬只能“滿世界找醫院”,去到更上級的醫院問詢,而,上級醫院給予的答復是:“患者要想脫機只能進行系統的呼吸康復治療”。家屬得到了“這份答案以后”,就在商議哪里的“呼吸康復做得好”,而經過多方打探,得知濱州市人民醫院是全國首批“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婆嘤柣亍,是省內最早開展呼吸康復的醫院之一,抱著一絲希望,他們選擇了回歸家鄉。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患者和家屬來到了濱州市人民醫院,一入院,李凱述主任和吳萌萌護士長以及呼吸康復團隊便開始了與患者“相愛相殺”的脫機之旅。
針對患者目前存在的心理壓力,治療師為患者佩戴了針對氣管切開患者的“說話瓣膜技術”,當“患者開口說話”的那一剎那,家屬都驚呆了,而,患者就像“開了閘的洪水”,開始“滔滔不絕”地訴說著“這兩個月的遭遇”,雖然,說話只堅持了15分鐘,但在患者家屬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了“久違的希望”。
經過呼吸康復小組的評估,針對患者目前存在的“營養失調、呼吸肌萎縮、心理依賴、肌無力”等問題,立即組織了包括營養科、重癥醫學科、神經重癥、康復科、心理康復科在內的多學科會診,根據多學科團隊的會診意見,結合患者的本身情況,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份“循序漸進的”呼吸康復計劃。李凱述主任和吳萌萌護士長帶領的“呼吸康復團隊”舉全科之力,為患者的脫機計劃保駕護航。
一對一的心理護理、充滿愛心的膳食菜單、24小時全天候的病情監護,甚至于每天一次的“外出遛彎”,“威逼利誘”的呼吸訓練,我們的呼吸康復團隊為了“這位輾轉三個醫院”的患者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患者脫機成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全體呼吸康復小組和家屬的共同見證下,患者成功脫機,并拔除了氣管切開套管,能夠正常說話吃飯,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那一刻,醫生和護士臉上洋溢著笑容,家屬臉上掛滿了淚水,而,患者豎起的大拇指為這一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就是這幅錦旗背后的故事,故事雖簡單,但是且凸顯了濱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治療與護理水平的高超,不愧于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婆嘤柣氐姆Q號。
據了解,濱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作為全國首批、省內首家、濱州市唯一的“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婆嘤柣亍,創立了預防治療康復三位一體的呼吸康復模式,建立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病、支氣管擴張癥、呼吸機依賴等疾病的呼吸康復規范及流程。
系統構建了完整的醫院內呼吸康復模式,建立了從醫院——社區——居家全流程的呼吸康復管理體系;提供完整呼吸康復方案,規范建立了集病人檔案管理、呼吸康復評估、干預、隨訪等一體化呼吸康復管理平臺,積累了豐富的呼吸康復實踐經驗。
作為我市“呼吸康復診療示范培訓中心”,可以更好地開展呼吸康復教學和研究,更好地承擔住院病人和門診病人的康復和理療的診療任務,為更多的病人祛除病痛。
初審編輯:劉蕊
責任編輯:李麗娟